理科综合·生物答案
1.【答案】D
【解析】活细胞中均能合成酶,只是衰老细胞酶活性下降A错;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错;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但也受环境影响,C错;病毒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致癌病毒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D对。
2.【答案】B
【解析】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可见生物膜上存在着载体蛋白,但未知消耗能量的情况不能判断跨膜的形式是主动运输,A、D对;低温影响人工脂双层膜的分子运动,会影响它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具备选择透过性,B错;甘油、CO2跨膜方式是自由扩散。
3.【答案】C
【解析】剧烈运动后身体虽然会产生乳酸,但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会中和乳酸而让内环境pH不会明显下降,A错误;人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体内的酶活性也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B错误;正常机体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应相近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正确;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都维持稳定,内环境才能维持稳态,D错误。
4.【答案】B
【解析】B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只能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正确;抗体只能在细胞外起作用,对于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应先通过细胞免疫让其暴露,抗体才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C错误;体内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都可能通过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除去,D错误。
5.【答案】C
【解析】正常的生态系统中一定存在分解者,A错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重复利用,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桑树→蚕的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关系没有呈现金字塔型,D错误。
6.【答案】B
【解析】若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为①,有角羊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角对无角为显性,A错误,B正确。若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②,即出现从性遗传现象,则亲本的母羊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C错误。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一定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29.(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自由水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分)
(2)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花生 与小麦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脂肪含量多糖类少,相同质量的脂肪所含有的氢多于糖类物质,细胞呼吸时消耗的O2多(2分)
30.(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吲哚乙酸(1分)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后,向光侧生长素一部分被光分解,一部分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较快,胚芽鞘向光弯曲(3分)
(2)将A端和B端倒过来放置,在B端上放含14C–IAA的琼脂块,A端下放空白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检测空白琼脂块中是否含有放射性
①组中的空白琼脂块有放射性,②组中的空白琼脂块没有放射性 IAA在茎尖切段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1.(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Na 协助扩散
(2)高Na+海水 否
(3)形成的静息电位更大(2分) 图d是神经纤维在低K+海水中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膜内外K+浓度差较大,K+外流的量较多,故静息电位偏大(3分)
32.(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3 F1的基因型为AaBbRr自交时只有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后代才会出现27种基因型(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合子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当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合子自交后代有33即27种基因型)
(2) 能(1分) 子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能稳定遗传的矮茎抗病株系
矮茎易感病 不能(1分) 子代矮茎抗病植株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37.(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原料被耗尽或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被酒精抑制
(2)温度和含氧量 竞争(1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
(3)乙醇→乙醛→乙酸 细胞质基质
(4)土壤中醋酸菌的含量较少 不需要
38.(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促性腺(1分) 超数排卵 ③
(2)细胞呼吸和培养液的pH
(3)桑椹胚 胚胎分割
(4) 供体只负责产生优良胚胎,而受体负责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在‐196℃的液氮中保存
理科综合·化学答案
7.【答案】C
【解析】考查基本的营养物质。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正确;
B.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被碱中和,故碱能促进油脂水解,正确;
C. HCHO、CH3COOH的分子组成也符合Cn(H2O)m,但两者都不属于糖类,错误;
D.铜盐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正确。
8.【答案】B
【解析】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A. 标准状况下, CHCl3为液态,错误;
B. 7.8g 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含Na+0.2NA和O20.1NA,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正确;
C. 一个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含有许多个Al(OH)3分子,所以 6.02×1023个Al3+完全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小于NA,错误;
D. 3molFe与足量的水蒸气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Fe3O4,转移的电子数应为8NA,错误。
9.【答案】D
【解析】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由题意可知:a为H,b为Na,c为N或P,d为S。
A. 4种元素中应是d的原子序数最大,错误;
B. b与a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H,错误;
C.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能为强酸HNO3,也可能为中强酸H3PO4,错误;
D. 仅由a、c、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可能为NH4HS或(NH4)2S,属于盐类,正确。
10.【答案】A
【解析】考查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实验问题。
A.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乙醇的还原性。
C.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
D.向试管中加入2mL溴水,再加入1mL苯,振荡,静置,水层变为无色,发生萃取而褪色。
11.【答案】C
【解析】考查电化学原理。
A.钢制品为镀件,作阴极。
B.金属铝为镀层金属,作阳极,应接电源的正极。
C.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l - 3e- + 7AlCl4-= 4Al2Cl7-。
D.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上H+放电生成H2。
12.【答案】A
【解析】考查电解质溶液。
A.因为pKa = -lgKa = 4.75,当pH=4.75=pKa时,Ka= c(H+),所以HA =1,即c(A-) = c(HA)
B.当滴入NaOH溶液20mL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质子守恒:c(OH-)=c(H+)+c(HA) 。
C.当溶液中c(H+)+c(OH-)=2×10-7mol/L时,因为c(H+)·c(OH-)=1×10-14,则c(H+)= c(OH-)=1×10-7mol/L ,所以溶液呈中性。电荷守恒:c(Na+)=c(A-)>c(OH-)=c(H+)
D.当滴入40mLNaOH溶液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aA、NaOH混合溶液,离子浓度关
系为:c(Na+)>c(OH-)>c(A-)>c(H+)
13.【答案】D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础。
A.Na先与水反应置换生成氢气。
B.CCl4比水重,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C.加热NH4Cl固体,白色固体由试管底“搬迁”到试管口,发生了分解和化合两个过程,不是升华过程。
D. NaOH溶液与足量MgSO4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再滴加少量CuSO4溶液时发生沉淀转化:
Mg(OH)2(s) + Cu2+(aq) Cu(OH)2(s) + Mg2+(aq),故Ksp[Cu(OH)2]<Ksp[Mg(OH)2]。
27.(14分)
(1)冷凝回流 (1分) (2)乙酸酐遇热水水解(2分) (3)A(1分)
(4)产生水蒸气(1分) 长玻璃导管内液面上升(1分)
使混合物与水蒸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纯肉桂酸(2分)
(5)将肉桂酸转化为能溶解于水的肉桂酸钠(2分)
(6)防止肉桂酸钠结晶析出(2分)
(7)51%(2分)
28.(14分)
(1) 2CO(g)+4H2(g)=CH3OCH3(g)+H2O(g) △H = -211 kJ·mol-1(2分)
(2) 0.0300mol·L-1·min-1(2分) K= 0.0675 mol2·L-2(2分,不写单位也可)
(3) ①BE(2分)
②>(1分) <(1分) 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分)
(4)酸性(1分) CH3OCH3-12e-+3H2O=2CO2+12H+(2分)
35.(15分)
(1)12(2分) d (1分)
(2)TiO2+CCl4△TiCl4+CO2(2分) sp3(1分) 分子晶体(1分)
(3)离子键、共价键(2分) 正四面体(2分)
(4)6(2分) a2bNA (2分)
理科综合·物理答案
延伸阅读:
【喜讯汇报】致敬教师节丨热烈祝贺昆一中老协高考补习学校高文飞老师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选为优秀教师并获表彰(附名单)
【视频】昆一中老协高考补习学校隆重举行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表彰曁联欢晚会(附视频)
【表彰大会】昆一中老协高考补习学校隆重举行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表彰曁联欢晚会
【学习专题】错题本、笔记本、词汇本这样用,助你高三取得高分!
【冲刺班特色】2018届全日制高三冲刺班招生计划
【月考】昆一中老协高考补习学校全日制高考补习班隆重举行第三次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