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血压,很多人都比较了解,它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确诊为高血压以后,患者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的方式稳定血压。
但是很多人平时经常不规律的服用药物,血压高了就吃一次,血压正常就不吃了,这样很容易导致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当病情不受控制时,很容易诱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不要血压一稳定就停药,这种做法事错误的,那么为什么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呢?什么情况下,患者可以停止服用降压药物呢?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之内是会上下起伏的,尤其是上午和下午的时候血压会偏高一些。而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血压正常的情况,只能说明血压控制的比较好,但是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时候,血压仍然会升高。
如果这时受到外界的因素的影响,血压会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就会导致血压持续的上升,不会出现下降的情况,患者会因为血压不受控制而增加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最直接的情况就是中风。
服用降压药物以后,会被人体吸收,直到药物起效、失效和被排除体外,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而患者血压之所以会正常是正好处于这个阶段,在这段时间内,血压会一直处于处于稳定的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药物的药效会慢慢消失,血压就会慢慢的升高。
高血压的患者日常通过坚持适度的运动,稳定好情绪以及调整饮食,在配合服用降压的药物,血压长时间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没有波动,或是已经接近正常的血压标准,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药物了。
不过需要特别的注意的是,不能一下子停用药物,要有一个过程,先是减少服用药物的量,慢慢的停药,停药以后如果血压不再升高,就说明可以停药了。
另外患者还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完全停止服用药物,患者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因为血压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升高,定期监测血压能够了解血压的情况,避免出现血压升高而不知道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知,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能否停止服用降压药物主要会受到上文提到的这些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的血压控制的不好,是不可以停用药物的,否则很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威胁到身体的健康。
如果患者的血压符合上文提到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直至停药,但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