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5日举行的第十三届湘雅微创外科论坛暨第五届湘雅胸外科机器人手术学习班开幕式上,湘雅医院被授牌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胸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
红网时刻1月15日讯(记者 刘丹 实习生 杜文欣 通讯员 罗闻 汪泉佺 周燕武)51岁李女士因随访发现右上肺结节和右下肺结节增大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就诊。由于右下肺结节靠近段门,常规胸腔镜手术需行右下肺叶切除,同时需切除右上肺结节,加之李女士既往已切除左上肺叶,常规手术将面临严重肺功能损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春芳教授团队借助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牺牲3个肺段的代价,为其完整切除右上、右下肺结节,同时成功多保留了3.5个肺段(人右侧肺总共10个肺段),为李女士术后生活、工作保持良好的呼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她也成为第一千名在湘雅医院成功接受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患者。
“保护更多的肺组织,既是病人的要求,也是医生更高的目标。如果用传统手术进行肺叶切除,需要切掉左上肺,病人的正常肺段就被切掉了,十分可惜。通过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我们可以进行精准定位,可以做到只切掉病变的组织,为患者保留健康的肺组织”,1月15日,在第十三届湘雅微创外科论坛暨第五届湘雅胸外科机器人手术学习班上,张春芳教授解释。
2020年,张春芳教授团队开始常规开展机器人胸外科手术,使用的手术系统是美国研发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装备内窥镜系统,相比传统胸腔镜手术,提供放大5-10倍的3D高清影像,有利于主刀医生判断空间距离。这对于器官、血管和神经的精细操作尤其重要;机器人器械腕部关节能做540度自由旋转,在狭小空间里的操作就是“小菜一碟”;能自动消除主刀医生的手颤抖,使得操作更加精准平稳,患者出血少,身体恢复更快。
通过机器人手术与日间手术优势结合,李女士在手术后24小时内顺利出院。记者了解到,借助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研发出了针对跨多个肺段的肺结节“微微创”创新术式。这使得机器人手术可以与日间手术的优势相结合,通过“住院当天手术,术后经过短时的观察和康复后,于24小时内出院”的方式变为可能,为此带来了高效率、低费用、减少院内感染、加速患者康复等优势。
而团队之前开展的肺结节、纵膈肿瘤的机器人胸外科日间手术,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也开创了全球相关领域的先河。与此同时,该团队还主导制定了《全国机器人胸外科日间手术共识》,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南。
张春芳教授表示,下一个阶段,团队将继续进行机器人手术的优化和创新。“要创新手术方式,实现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对肺和支气管、血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还要进行更多临床研究,把手术疗效提高,并发症降到最低,同时做到手术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缩短,把日间手术模式在国内外推广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