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必须了解】小儿昏迷了怎么办?

2022-06-26 16:55:22


昏迷(coma)是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自延髓、脑桥和下丘脑至丘脑相连接的网状核)和大脑皮层的代谢活动因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而被高度抑制引起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




小儿昏迷了怎么办?怎么护理才安全?

请往下看...




一、临床表现


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昏迷往往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通常依据其严重程度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1.浅昏迷  

患儿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发言语和自主运动,对周围声、光等刺激的反应消失,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性动作,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等存在,有时可有无目的的四肢舞动或谵语,生命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昏迷  

患儿对外界一般刺激无反应,强烈疼痛刺激时有防御反射活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活动。


3.深昏迷  

患儿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可有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潴留。


美国耶鲁大学儿科制定的昏迷分期标准为:①4期:弛软、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无深腱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无自主呼吸;②3期:自发地或于剧痛刺激时出现去大脑(伸展)姿态、对光反应仍可保持;③2期:疼痛刺激时有躲缩动作,虽不能唤醒,但有自发运动;④1期:轻刺激时自发运动较多,但对简短命令无任何反应。4期和3期为深昏迷,2期和1期为浅昏迷。



二、护理



(一)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  

①体温: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害致使功能失调可出现低温或发热,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除昏迷外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②脉搏:注意快慢、强弱、节律等。颅内高压时脉搏常缓慢有力。③呼吸: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等。出现潮式呼吸提示间脑受损;延髓病变时则可出现深大和节律不规则的共济失调呼吸;持续的过度通气见于中脑和脑桥病变;呼吸过快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提示双侧半球受累而脑干完好,有时这种呼吸预示颞叶疝将要发生;酸中毒者呼吸深大;呼出气带氨味见于尿毒症昏迷;呼出气带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昏迷;带大蒜味者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④血压:颅内高压时血压常高于正常,血压过低见于休克、阿-斯综合征等。


2.瞳孔  

正常瞳孔约3~4mm大小。双侧瞳孔散大见于多种药物和食物中毒,如类、氰化物、阿托品、肉毒杆菌中毒等;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吗啡、水合氯醛等中毒;双侧瞳孔不等大常提示脑疝形成;单侧瞳孔散大提示海马沟回疝压迫动眼神经。观察瞳孔大小时应注意对光反射是灵敏、迟钝或是消失。


3.眼球  

两眼向下凝视见于丘脑或丘脑底部病变;两眼球向偏瘫对侧凝视则病变在大脑半球;两眼注视偏瘫侧则病变多在脑干;明显的分离性斜视提示中脑病变或动眼神经瘫痪。


4.肌张力和身体姿势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触摸肌肉时有坚实感,作被动检查时阻力增加为肌张力增强;触诊时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无阻力为肌张力减弱,可表现关节过伸。在去皮层状态中,双臂屈曲而腿伸直,这种姿势说明大脑半球受损;去脑强直表现为上、下肢伸直,尤其见于对疼痛刺激反应时,说明病变位于中脑水平;软瘫提示涉及大脑半球和脑干的广泛病变。


(二)头部降温

体温每下降1℃,脑代谢可降低6.7%,颅内压降低5.5%。头部低温可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及代谢率,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并且可降低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还可防止或减轻脑损害后的反应性高热,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还可延长高渗脱水剂的作用时间。头部降温可采用冰帽、冰袋等,应尽早施行,通常要求脑温降至28℃(肛温32℃)时才能达到满意效果。降温过程要平稳,平均每小时降低1℃为宜。当低温坚持到患儿出现听觉反应、四肢活动等大脑皮层功能恢复时逐渐复温,复温以每天上升1~2℃为宜。体温不升时可采用保暖措施。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儿常有舌后坠或因吞咽反射减弱而使口腔涎液增多,堵塞气道,因此患儿应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对舌后坠患儿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并经常检查通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用舌钳将舌牵出。及时用吸引器吸尽鼻腔与口腔分泌物,防止痰液、呕吐物等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时应避免过度刺激气管黏膜导致咳嗽而使颅内压增高。


(四)压疮的预防

压疮容易发生在身体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而支持重量较多的骨突处,如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外踝部、足跟部等处。

1.对昏迷患儿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时将患儿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骨突处及易受压部位可贴防压疮帖、垫气圈、棉垫或海绵垫等,气圈充气2/3满即可,并加布套。


2.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多及分泌物多的患儿,及时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随时整理床铺,使之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潮湿及摩擦对皮肤的刺激。


3.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受压部位发红立即解除受压即可。发红部位禁用按摩疗法,因为压疮发生于皮肤,渐次向深部扩展,损伤面呈以皮肤为顶点向骨方扩展的圆锥形,即使皮肤稍红,亦应考虑到皮下组织可能存在较大的损伤,因此用力摩擦时反而加重局部损伤使之进一步恶化。按摩疗法适用于皮肤发红以外的部位。


(五)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膝关节伸展150o,踝关节背屈90o,腕关节背屈,拇指对掌,掌指关节屈曲成握球状。被动活动关节和按摩肢体,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出现。


(六)一般护理

1.体位  

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脑水肿消退,降低颅内压。


2.每次翻身变换体位时轻拍患儿背部3~5分钟,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口腔护理  

昏迷患儿不能自行进食,口腔自洁能力降低,为口腔内微生物繁殖创造条件,引起口腔炎,甚至导致腮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口泰液(含灭滴灵)清洁口腔3~4次,注意擦洗口腔时棉球蘸水不能过多过湿,以防患儿将漱口液吸入呼吸道。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用一个进行擦洗,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口唇干燥者涂以液状石蜡或鱼肝油。


4.眼部护理  

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擦洗双眼,每天2~3次,有分泌物者擦洗后滴眼药水或涂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涂抗生素眼膏后用油纱布覆盖。注意纱布不能接触角膜,以免导致角膜损伤。


5.营养供给  

留置胃管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静脉输入TPN溶液,以保证患儿所需营养和热卡。







更多精彩

尽在

“带你轻松读懂中国儿科的”


《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第2版


儿科医师 值得拥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