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是我们餐桌上
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但市场上出售的“新米”
是真正今年种植生产的新米呢,
还是网传的陈米抛光的新米呢?
实验告诉你答案~
▼
样品处理:取大米样品,放入样品杯,达到一半体积即可,加入 70℃以上的热水至样品杯近满处,用洁净牙签轻轻搅动30秒以上,静置片刻使溶液温度降低到 50℃以下(固体石蜡的熔点为 50℃~ 65℃)。
1号样品浸泡后表面有油状物漂浮,证明检出石蜡
如果样品中掺有石蜡,液面上会出现细微的油珠,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液体石蜡的油珠聚集加大,固体石蜡的油珠会结成白色片状物浮于液面上。
北京智云达消费者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技术经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张玉萍告诉记者,大米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大主粮,富含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供给我们能量和其他营养素,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虽然我国大米消费量大,但难免会出现库存积压导致大米品质下降、变质等问题,这样的米俗称“陈米”。
张玉萍说,“为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经济损失,有些商家打起了陈米的主意,将液体石蜡掺进陈米中,将陈米进行抛光处理来冒充新鲜大米进行销售。液体石蜡来源石油分馏产物,对人体肠胃有刺激作用,长期大量食用石蜡米会导致腹部不适,甚至有致癌风险,石蜡米也掩盖了变质陈米问题,加重了对人体健康危害。”
张玉萍介绍,发霉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极易超标,而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食品或饲料,其中毒性最强的当属数曲霉毒素B1。
如果大米存储不当,可能发霉变质,存在黄曲霉大量繁殖,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情况。黄曲霉毒素B1毒性极强,可以发生急性中毒,对肝脏破坏极大,发生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干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等问题。
购买大米时不要贪图便宜,
尽量去正规的商场、超市,
选择大品牌的产品,
最好能选择真空包装的大米~
▍内容来源:综合于法制晚报 (fzwb_52165216)
▍悦桂林综合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逗B兄弟》第30集,第一季完结!
☟☟☟
觉得不错,关注点个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