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健康微信号:zwjiankang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掌握健康,您最贴心的健康助手^_^
8月12日晚11时30分许,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据初步统计,事故已造成44人死亡,520余人受伤。据天津泰达医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从爆炸现场送来的伤员有骨折、烧伤、吸入性肺炎,脑外伤,还有一些其他部位的创伤。另据以往爆炸情形,爆炸冲击波导致玻璃、碎石等造成外伤,热浪所致的烧伤、烫伤和灼伤型伤势最多。
危化品爆炸的危害更大,更有可能引发连环爆炸和有害气体蔓延。当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时,有哪些事项是你应该知道的,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在爆炸发生时,也就是“轰”的一声后,先别着急跑,因为爆炸很可能不止一次,如果在未确定安全区域前盲目奔跑的话,很可能会被第二次爆炸伤及。能做到的就是“趴下”,这样保持身体低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不论你在户外还是室内,确定自身暂时安全后,都应立即查看周围环境,确定事故发生来源,弄清爆炸方向及风向(可根据烟雾判断)。如果是在室外,确定暂无二次爆炸发生后,背向爆炸中心迅速向上风向转移,避免吸入过多有毒烟雾。若是在室内,如本次事故中部分周边居民区的居民,应远离窗户、玻璃门前或其它有潜在危害的区域和家中物体最薄弱的部位;其次,做好人身肢体防护,保护可能致命的关键部位。
首先,在未弄清事态时,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以本次事件为例,当确定爆炸发生距离自身有一定距离时,可选择安全方式撤离建筑物,不要贪念财物,出来后向远离爆炸现场的方向逃离。如果爆炸就发生在自己所在建筑物,也要在躲开沾染区的同时尽快离开。切勿打电话、使用电梯,如果无法离开建筑,或者无法穿过爆炸区域,那么寻找尽可能远离爆炸区的地方,然后就地采取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危险品爆炸具有特殊性,吸入过多有毒烟雾极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喊大叫,以免不必要的污染气体吸入。同时捂住口鼻,家居常备防毒气面具,如果污染不严重,密织棉料用来过滤也很不错,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眼睛防护也很重要,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同时,需要穿上长袖长裤,减少裸露部位。
如果不幸接触到化学物质,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清洗时要遍及所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
眼睛: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
皮肤: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一是要防止烧伤和中毒程度继续加深,二是要使患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这是两条最为重要的现场救治原则。
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对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2.化学性眼烧伤:
①要在现场迅速用清水进行冲洗。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②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洗涤。若电石、生石灰颗粒溅入眼内,应当先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清水冲洗。
编辑:金心纯
来源:整理自中国医学论坛报等
『掌握健康』由医学科学报社、赛思传媒运营
ID:zwjiankang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