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础油产能过剩的局面该如何破冰?
中石化专家是怎样看待未来润滑油消费对基础油产业的影响?
国内最大的民营基础油龙头企业是如何评价当前的市场,又是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本文将带你一一破解。
未来润滑油品的发展方向——低磷、低硫、低排放、长换油期、低粘度、多级别。
在上月底易贸主办的中国润滑油行业聚焦会议上,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基础油贸易部经理曾海英女士指出,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对中国的基础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得以持续,但受到世界经济影响,全球润滑油市场仍呈现放缓趋势。去年全球基础油市场消费总量约3900万吨,基础油新增产能持续增长,特别是二三类基础油的产能增加,供大于求形势明显。亚太地区基础油总产能2400万吨,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产能约为800万吨左右。中东地区新产能增长迅速,且多为二类以上资源。
全球基础油产能及需求变化图
纵观中国市场,基础油(含部分白油)总产能达800万吨以上,2016年实际产出为550万吨。从级别来看,国内基础油依然以一类油为主,但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一类油逐渐无法满足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产量逐年降低,二类油产量逐年提高,去年中石化茂名石化已产出三类油产品。虽然国内二类油产能迅速增加,但基本以轻质为主。
近年我国分类别基础油产量比重
曾海英女士预计,2017年基础油市场仍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润滑油生产商正在逐步完成二类基础油对一类基础油的替代。而一类油炼厂会逐渐降低开工率甚至永久关闭,如中石油大庆、抚顺、大连、中石化燕山,二类加氢基础油产能还将进一步释放,如中石化茂名和中海油泰州。
就当前中国基础油市场需求增长相对缓慢而产能过剩这一局面,她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低增速拐点的出现,与润滑油相关度高的核心产业大幅萎缩,产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高档产品普及带来的换油期延长,这些都会导致润滑油基础油需求将呈现持续回落。
近年全球主要新增基础油产能情况
从近年主要的基础油产能情况来看,中国基础油生产商海南汉地阳光不仅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且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汉地阳光基础油销售总监辛令波也表示,基础油市场的确有其特殊性,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延长及电动汽车的发展等都会造成基础油需求的下滑,但汉地阳光始终坚持产品特色和市场优先原则,因此长期以来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016年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累计出口量在46919.6吨,较2015年大幅增加52.9%,由此看出中国优质基础油的出口量在不断增加。中石油旗下主要出口炼厂为克拉玛依石化,对台湾和泰国等地出口环烷基基础油。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外,国内的出口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南汉地阳光,其二类基础油出口到海外包括东南亚及南亚等国。
中国海南汉地阳光基础油炼厂
作为亚洲单体最大的民营基础油炼厂,海南汉地阳光后期将规划建设150万吨的二类+和三类基础油产能,另外包括16万吨的D系列溶剂油和8万吨的食品级白油。对于未来市场,辛令波认为,二类油将逐渐替代一类油,三类油则逐渐替代二类油,这是大势所趋,另外GTL、煤制油随着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也会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就后市的发展,曾海英女士则从细分行业分析,认为后期国内汽车润滑油需求将有上涨,但由于商用车需求减少,总体增速降低,而工业润滑油市场低迷的态势将维持。2017年中国基础油、橡胶油、白油市场需求预计达到770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仅基础油而言,未来五年中国市场表观消费量将经历下降后再缓慢上升。
今后国内基础油市场需着重关注几个方面:
1、原油价格波动,亚洲多国货币兑美元贬值,亚洲市场需求可能受到抑制,但或将会给中国基础油出口带来机会;
2、白油、粗白油标准的实施对基础油市场影响仍将持续,消费税政策有调整可能;
3、二三类基础油产能将明显增加,一类基础油炼厂关停并有部分一类油炼厂进行升级,一类基础油供应逐步减少;
4、润滑油油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基础油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二三类基础油和PAO的需求增加。
本文来源润滑圈,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 埃克森美孚与沈阳机床为"中国智造"加油
✦ 康普顿黄岛工业园智慧工厂投产启用仪式
✦ 中国润滑油行业聚焦会 大咖聊变革
✦ 揭秘南宁全国汽配展品牌秀
✦ 这是一封来自前途无限新晋品牌的求贤令
✦ 靠谱就来!金饭碗大红包千里马都在这!
✦ 《润滑油市场》“用户体验”栏目约稿函
温馨提示:请打开图片,长按屏幕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