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见解,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计数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高。
2.肠穿孔
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3.大出血
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4.息肉
本病的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的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或癌变。癌变主要是来自腺瘤样息肉型。
5.癌变
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6.小肠炎
并发小肠炎的病变主要在回肠远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水样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进度加速。
7.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
常见者有:①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并发率为11.5%左右,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较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关节无损害。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并发症同时存在。②皮肤黏膜病变 结节性红斑多见,发生率为4.7%~6.2%。其他如多发性脓肿、局限性脓肿、脓疱性坏疽、多形红斑等。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亦不少见,有时为鹅口疮,治疗效果不佳。③眼部病变 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以前者最多见,发病率5%~10%。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 101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6 例用臭氧灌肠治疗,将连接在臭氧输出管上的吸痰管插入肛门内,每次输入50 ml 35%浓度的臭氧连续1 ~2 min,共约300 ml气体,边输注边按揉患者小腹部,以有膨胀感但可忍耐为宜,令患者憋住 30 min。15 次为 1 个疗程;对照组 55 例给予生理盐水 80 ~100 ml 加庆大霉素8 万 U 加2%利多卡因5 ml 加地塞米松5 mg 保留灌肠,1 次/d,疗程为15 d。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缓解,肠镜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臭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3 月治疗的 101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 78 例,女 23 例;年龄 42 ~ 78 岁,平均 62岁;病程 1 ~8 年。101 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镜下见结肠黏膜水肿、充血,溃疡大小不等。所有患者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然而疗效却不显著。将 101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 例,对照组 55 例。除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察有黏液脓血,显微镜检见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外,粪检和便培养未发现病原体,电子结肠镜检查病变累及左半结肠 9 例,直乙结肠 12 例,乙状结肠 22 例,直肠 22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32 例,伴有浅小溃疡 5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治疗组 56 例,在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每日 4 g)的基础上用臭氧治疗,将连接在臭氧输出管上的吸痰管插入肛门内,每次输入 50 ml 35% 浓度的臭氧连续 1 ~2 min,总共约 300 ml 气体,边输注边按揉患者小腹部,以有膨胀感但可忍耐为宜,令患者憋住 30 min。15 次为 1 个疗程;对照组 55 例给予生理盐水 80 ~100 ml 加庆大霉素 8 万 U +2% 利多卡因 5ml + 地塞米松 5 mg 保留灌肠,将药瓶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 cm,消毒瓶口后插入一次性输液管,除掉头皮针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排尽管腔内空气,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吸痰管前端,然后轻轻由肛门插入 12 ~ 15 cm,缓慢滴入药液后将臀部抬高 10 ~12 cm,静卧 2 h 以上,灌肠液在肠腔内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以保证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每日 1 次,疗程为 15 d,若便血明显加去甲肾上腺素 8 mg,常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每日 4 g)。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大便成形≤2 次/min,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基本正常,大便检查无红、白细胞。有效:临床症状基本减轻,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等无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缓解,肠镜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 0. 0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内科较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肠黏膜在炎症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不断破坏和修复,导致肠道正常结构破坏。由于溃疡愈合瘢痕形成及黏膜肌层和肌层肥厚,使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肠腔缩窄。根据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临床表现,结合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此病并不困难,但是其病情易反复发作,复发率高。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胺吡啶可取得一定疗效,因药物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急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证实臭氧灌肠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办法。臭氧化学分子式为 O 3 ,三原子形式的氧,常温、常压下无色,有特臭的气味,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一遇到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尿液就马上会发生如下反应:O 3 + 生物大分子→ O 2 + O,单个氧原子(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臭氧可以和免疫细胞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氢链,脂质过氧化氢链进入细胞内,可以激活因子 NFKB,从而激活细胞 mR-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的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臭氧能快速而彻底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臭氧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其治疗胜于抗生素,可挑战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药物所占比例,见效快,疗程短,不但减少住院费用开销,也减少了大量医药费用的支出,减轻了患者总的疾病负担;无不良反应,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有效保证了医疗安全,实现医患双赢[2 -6] 。本研究显示,臭氧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都有明显提高,使高浓度药物直达病灶黏膜,作用直接,见效快,不良反应少,操作方法简便,无痛苦。不影响患者工作休息,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案例:溃疡性结肠炎,臭氧直肠灌注前后对比。
参考文献
吴秀荣 王晓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克拉玛依 834009)
[1] 田振国. 大肠炎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
社,2000:106 -107.
[2] 侯凯军. 臭氧水灌肠配合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0 -39.
[3] 王静华. 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6 例[J]. 四川中医,2002,20(3):46 -47.
[4] 钟传珍. 柴胡疏肝散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云南中医学
院学报,1993,16(2):31.
[5] 苏娟平. 肠必安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 国际医
药卫生导报,2003,9(10):59 -60.
[6] 刘榕华,薛丹,刘秀云.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5):475 -476.
文章来源网络,仅代表学术观点,仅用于学术交流,非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