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会大大增加患肠癌的风险。从目前的治疗数据看,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
如果患者确诊时是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目前的标准方案是先进行新辅助治疗,比如放化疗,在达到手术治疗条件后再进行手术切除,但这个方案会给很多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近期有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结直肠癌患者存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那么患者只使用PD-1抑制剂就可以控制病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新辅助治疗甚至手术切除都不需要了。
这是一项前瞻性的二期临床试验,研究使用的药物是葛兰素史克旗下的一款免疫治疗药物:抗PD-1抑制剂DOSTARLIMAB。
这项研究完全打破了结直肠癌常规的治疗模式,是一种新的思路。共有12名患者参与了临床试验,临床分期为II期或III期。在放弃放化疗和手术的情况下,只使用一种PD-1抑制剂进行治疗,风险与机遇并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入组的前提是患者基因检测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在之前的研究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对PD-1药物治疗效果的反应较好,正是这个原因促使研究者决定启动这项研究。
入组的患者每隔三周使用一次DOSTARLIMAB,持续用药时间为6个月,根据效果决定后期是否需要进行标准的放化疗和手术治疗。如果完成DOSTARLIMAB治疗之后,肿瘤病灶完全消失了,临床评估为完全缓解,那么患者将继续使用DOSTARLIMAB,不再进行放化疗和手术治疗。
结果表明,入组的12名患者全都在六个月时达到了完全缓解,通过核磁、PET-CT等未检查到肿瘤病灶,经过直肠指检或活检也找不到病灶了。患者完全不需要再进行化疗、放疗和手术切除等治疗措施。
随后的6—25个月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病情进展或复发的情况。治疗过程中和随访后期也没有报告三级以上不良反应的情况。
虽然这项临床试验只有12名患者参与,但却达到了100%的完全缓解。通过药物就可以免于手术和放化疗,这是免疫治疗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惊喜。
对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有两个办法可以来评估,一种是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另一种是检测四个蛋白表达,如果免疫组化检测MLH1、MSH2、MSH6或PMS2的任何一个表达为阴性,则判断为基因修复缺陷(DMMR),有时候会将这种情况也等同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需要检测的患者,可以与主治医生沟通,正规的医院都能提供这种检测。为了尽量避免误差,建议检测两次便于核实。还要提醒大家,基因检测结果中的隐私数据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还关系到患者直系亲属的基因信息,因此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隐私保护。
目前,DOSTARLIMAB这款药物国内还未获批准,对于已经在国内批准上市的其它PD-1抑制剂,能否在治疗晚期局部结直肠癌中取得与DOSTARLIMAB相同的疗效,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我们期待后续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为这种治疗措施提供更加可行的依据,也期待其他的PD-1类药物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