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就是初步消化器官,也是消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然而,胃本身却非常脆弱,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就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促使各种慢性胃部疾病出现。
受到近些年我国生活、饮食习惯等多方面改变,我国慢性胃病的病发率也在逐步增长,且出现了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在生活中也有“十人九胃”的说法。
不但如此,近些年我国胃癌的病发率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新确诊的胃癌患者就达到了近48万人。
而在胃癌病发的背后,除了和遗传基因、年龄等客观因素有关外,后天因素恰恰就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特别是长期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就会增加未来自身患胃癌的可能性。
对热衷于养生的人来说,应该都知道高盐食物是促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殊不知,它造成的伤害可不单单只是高血压如此简单。盐分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在它和胃粘膜接触的过程中,会直接破坏胃粘膜保护层,对胃粘膜造成腐蚀和伤害,促发胃溃疡、胃炎、糜烂等问题出现。
不但如此,部分腌制蔬菜、加工肉类中,不但含有极高的盐分,同时还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机体之后,在特定的环境下还可转化为一类致癌物亚硝胺。在致癌物和慢性胃病的双重伤害之下,未来就可能会发展为癌变;
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类型中,酒精被纳入了1类致癌物行列,它是促发消化道癌、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酒精对胃的伤害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就是酒精接触胃粘膜造成的直接损伤,长期酗酒可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个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细胞不断修复和损伤,就可能会促使DNA变异。
第二,就是乙醇以及其代谢物乙醛,都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它们可改变细胞的DNA基因表达,导致健康细胞发生癌变。越是长期酗酒、饮用高浓度白酒,未来患胃癌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超过了65℃的食物,列入了2A类致癌物中,也就是说它可能对人体存在致癌性,特别是与消化道癌息息相关。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消化道黏膜能够接受的温度十分有限,仅仅是在40~50℃左右。
超过65℃以上的食物,就会造成轻度黏膜烫伤。如果长期大量反复进食烫食,就会导致胃粘膜逐渐发展为炎症、糜烂和溃疡、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不典型增长,最终发生癌变。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只要接触这类食物就绝对会致癌。任何致癌物与癌的关系,都仅仅是可能二字而已,且它们都建立在了长期、大量接触的基础上。
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定期进行相关的针对性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