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临床医师考试必看

2022-06-10 16:40:46

2018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点


应用呼吸机指征:

  1.临床指征: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呼吸频率>35次/分。

  2.血气分析指征:PH9.33至10.7kPa(70至80mmHg);PaO2在吸入FiO2 0.40,30分后仍<6.67kPa(50mmHg)。

 

呼吸机的适应证

  1.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

  3.呼吸功能下降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等。

  4.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

  按压主要是引起胸内压力普遍性增高,胸内动脉、静脉,以及胸腔外的动脉压亦相应增高。但周围静脉压力仍然是低的,从而形成周围的动静脉的压力梯度,使血液自动脉(高压)流向静脉(低压),放松时:胸腔内压力下降,静脉血回流至右心,而动脉血因主动脉瓣关闭,反流量甚少。实验室及临床观察证明,按压时胸腔内压力升高与血压和颈动脉搏动强度呈正相关。此称之为胸腔泵的机制。

 

现场心肺复苏术

  [适应证]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问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方法:

  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②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

  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④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

  ⑥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期:气量500~600mL。目前公认以800~1200mL/次为宜,绝对不能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

  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 cm)。

  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④按压频率:传统惯用80~100次/min。小儿90~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OkPa;

  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胃肠减压术

  [适应证]

  1.急性胃扩张。

  2.胃、十二指肠穿孔。

  3.腹部较大型手术后,

  4.机械性及麻痹性肠梗阻。

  [禁忌证]

  1.食管狭窄

  2.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

  3.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

  4.食管和胃腐蚀性损伤。

  [准备工作]

  1.检查胃、十二指肠引流管是否通畅;

  2.备减压抽吸装置:手提式或电动低压抽吸器.如无上述装置,可用注射器代替。

  3.其他:治疗盘、弯盘、纱布、胶布、注射器、液状石蜡、生理盐水、治疗巾、止血钳或镊子等。

  [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胸前铺塑料布或治疗巾。

  2.按常规方法插胃管。插入深度为50—75cm。

  3.将胃、十二指肠引流管接减压抽吸装置,低压抽吸。

  [问答]

  1.胃肠减压术的目的是什么?

  吸出胃或十二指肠的积液、积气,减轻胃或十二指肠内压力,缓解病人的有关症状或达到治疗的目的。

  2.胃肠减压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注意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每4小时应用少量温水冲洗一次胃管。②记录每日胃管吸出物的量,注意吸出物有无异常,并做好口腔护理。⑶经胃管注药后,应关闭或夹住胃管1—2小时,避免药物被吸出。

  3.成年人胃肠引流管插入深度是多少?

  成年人胃肠减压术胃管插入深度为50~75cm。

 

胃插管术

  (一)适应证

  1.胃扩张、幽门狭窄及食物中毒等。

  2.钡剂检查或手术治疗前的准备。

  3.昏迷、极度厌食者插管行营养治疗。

  4.口腔及喉手术须保持手术部位清洁者。

  5.胃液检查。

  6.胃肠减压。

  (二)禁忌证

  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腐蚀性胃炎、鼻腔阻塞、食管或贲门狭窄或梗阻,严重呼吸困难。

  (三)准备工作

  1.训练病人插管时的配合动作,以保证插管顺利进行。

  2.器械准备 备消毒胃管、弯盘、钳子或镊子、10ml注射器、纱布、治疗巾、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及听诊器。

  3.检查胃管是否通畅,长度标记是否清晰。

  4.插管前先检查鼻腔通气情况,选择通气顺利一侧鼻孔插管。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2.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插入深度为45~55cm(相当于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处。

  3.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1)抽 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内。

  (2)听 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内。

  (3)看 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若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相一致,表示误入气管内。

  4.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末端折叠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住。置病人枕旁备用。

 

气管插管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

  2、需加压给氧者。

  3、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

  4、气道堵塞的抢救。

  5、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症]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Ocm,后仰。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完好。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h套囊放气1次。

距离医师技能考试还有87天!!还没复习计划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咨询/报名电话:、李老师 15613222726


医考识点每日更新,更多资讯请关注学邦学习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