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市场出现石蜡抛光大米,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媒体报道指出,记者针对市场上售卖的“新米”做了抽检检测。记者购买7份来自不同路边小摊的新米,连同质检人员自家食用的2份新米,合总9份样品,一同进行了检测。经过检测(检测为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初筛,只对样品负责,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结果显示,有3份样品检测出了石蜡,证明是进行了石蜡抛光的大米。幸好9个样品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证明样品大米均未腐败变质。但是9份米有3份检出石蜡,问题不容忽视。
为此,金域检验为大家介绍一下,石蜡米又是怎么生产的?对身体又有哪些危害呢?在购置新米的时候,该怎样鉴别黑心商家所售卖的石蜡米?下面我们将为你一一解答。
首先,石蜡或液体石蜡源于石油分馏产物,属矿物油类。陈米的表面存在色泽暗淡,有陈年的味道等问题。陈年大米用石蜡、液体石蜡或其他矿物油打磨抛光后,可使大米表面光滑,变白,靓丽并增加重量,同时可以掩盖陈化米中的不良外观和变质的味道。同时光亮的外表可以吸引更多市民购买。但是,无论是石蜡还是陈年大米,人体食用后都会有不良反应。
专家指出,石蜡对人体肠胃具有刺激作用,长期大量食用石蜡米会导致腹部不适,造成呕吐、腹泻、头晕等,严重甚至有致癌风险;石蜡米还有可能掩盖了变质陈米中黄曲霉毒素B1极易超标的问题。陈年米变质后,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其毒性极强,可以发生急性中毒,对肝脏破坏极大,发生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干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等问题。如果长期微量摄入黄曲霉毒素,可造成慢性中毒。同时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鉴于石蜡大米有以上危害,专家提醒市民,在选购大米时不要贪图便宜,最好能选择真空包装的大米。如果不经常做饭,就不要一次性购入大包装的大米,以免长时间发霉变质。买回的大米要妥善保存,不要裸露放置,防尘防虫防潮。最好能密封保存,降低大米受潮变质风险。
我们该如何鉴别大米是否掺有石蜡油呢?专家指出,市民可以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掺油的大米看上去透明白净、光亮、粒大饱满,卖相很好。用手摸一摸,感觉光滑油腻,但细闻起来却有一股近似凡士林的油味。而普通未处理的大米表层较粗糙,不光滑,抓一把米放下,掌上会轻微留下一层白色米末,而且嗅起来有淡淡的米香。对于家里的大米,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检测看看是否用石蜡抛光,把大米放在水里(或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水面飘着一层像油或者蜡一样的东西,说明大米极有可能用石蜡抛光了,需要警惕食用。
以上是金域检验对石蜡大米的介绍,想了解更多关于陈米中黄曲霉素的检验资料,请马上联系我们金域检验的专家吧。
检测项目:黄曲霉毒素B1检测
检测样品:大米
检验标准:GB/T 5009.23-2006
检测周期:7-10个工作日
金域检验是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开展医学检验、临床试验、食品药品化妆品检验、司法鉴定等业务。集团拥有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6000余人,,海内外知名专家20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324名。
金域检验首家引入实验室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拥有CAP和ISO15189双认可。其中卫检事业部的实验室也先后获得ISO/IEC 17025认可(CNAS)、实验室资质认定(CMA)、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资质证书(CMAF),并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实验室的检验数据得到国际认可,所出具的报告极具有法律效力。我们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检验服务,协助做好产品抽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