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水一步法制备聚氨酯软泡过程中加入不同填充量的高潜热值相变材料正十八烷,制备相变潜热较高的调温聚氨酯发泡棉。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热重(TG)等表征手段和力学测试,研究不同含量的正十八烷对发泡棉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和FTIR结果显示:相变材料正十八烷能较好的埋置于聚氨酯基体中;DSC和TG结果显示:发泡棉的相变热值随正十八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有20%正十八烷的发泡棉相变潜热可达43 J/g;经多次热处理后发现:填充20%正十八烷的复合发泡棉相变潜热变化量较小,热稳定性良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经正十八烷填充后的聚氨酯发泡棉永久压缩形变增大,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减少。
0 引 言
蓄热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潜热储能性能的相变材料被视为蓄热技术的重要载体。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相变热的物质。与其它相变材料相比,正十八烷等烷烃类相变蓄热材料具有相变潜热高、几乎没有过冷现象、熔化时蒸汽压力低、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且化学稳定性较好、自成核、没有相分离和腐蚀性、价格低等优点,日益成为许多商业应用的优选相变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是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由二元异氰酸酯或多元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经逐步加成反应得到。使用各种不同官能团原料合成得到结构不同的聚合物,如由多元醇和二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合成线性结构聚氨酯,当其中一种原料改为三官能度,便可合成体型结构的聚氨酯。改变聚合物架构就可以制备出不同性能的材料。
有关将相变材料添加到聚氨酯以制备具有储热功能的发泡棉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将这种发泡棉材料做成鞋底及衣物内衬,可以增加衣物的着身舒适性;应用于汽车座椅及车顶等内饰可提升消费者的驾驶舒适感。由明等将石蜡包覆与高分子壁材中并埋置与聚氨酯基体中,制得20%wt的PCMs/PU发泡棉,相变潜热为24.7 J/g,低于实际应用对相变材料潜热的要求。Li等以和MDI为原材料,以两步反应法制备较高相变潜热(52.7 J/g)以及较高相变温度(48.6℃)的PCMs/PU发泡棉,但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有毒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在后期处理中难以完全去除。
本文采用全水一步发泡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80/20)与聚醚多元醇作为发泡主要原料,将高潜热值相变材料正十八烷(n-octadecane)加入至聚氨酯发泡剂中,制备具备较高相变热值的填充型调温聚氨酯发泡棉,然后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以及万能力学测试仪分别表征该复合发泡棉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力学及力学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醚多元醇(工业级,上海高桥石化有限公司),去离子水,TDI 80/20(工业级,河北沧州大化有限公司),二乙醇胺(化学纯,辽宁抚顺北方化工有限公司),辛酸亚锡(分析纯,江苏雅克化工有限公司),硅油L580(化学纯,江苏无锡硕鼎化工有限公司),正十八烷(分析纯,阿拉丁)。
1.2 仪器设备
HH-601型超级恒温水浴锅(金坛市瑞祥仪器厂),JJ-1型电动搅拌器(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LTRA55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德国Carl Zeiss公司),Q2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美国Mettler Toledo公司),209F1型热重分析仪(TG,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Nicolet 570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美国热电公司),KES-G1型多功能力学试验仪(日本加多技术有限公司)。
1.3 正十八烷/PU发泡棉的制备
表1为正十八烷/聚氨酯发泡棉的制备配方。按配方称取额定量的聚醚多元醇置于烧杯中,再依次量取定量的蒸馏水、硅油L580、二乙醇胺,另取定量的正十八烷在40℃水浴锅中融化成液体,倒入上述烧杯中与其它液体混匀,用电动搅拌器搅拌60s。加入定量辛酸亚锡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搅拌10s后开始发泡。待发泡完全后放入干燥箱内,设置温度70℃,熟化30 min,取出常温放置12h得到聚氨酯发泡棉制品。
表1 正十八烷/聚氨酯发泡棉的制备配方
将制备所得含有20%正十八烷的聚氨酯复合发泡棉进行不同次数(分别为3、10、30、50次)的热处理操作,单次热处理过程为先将样品在80℃干燥箱中加热10min后放入-4℃冰箱中冷却10min。
1.4 测试与表征
1.4.1 FTIR分析
采用ATR法对样品进行红外检测,光谱分辨率0.4cm-1,波长范围400~4000cm-1。
1.4.2 SEM观察
对镀金后的发泡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扫描倍数为135倍,扫描电压10 kV。
1.4.3 DSC分析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征复合相变发泡棉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在N2氛围下,以10℃/min扫描速率测试0~50℃范围内样品的DSC曲线。
1.4.4 TG分析
N2氛围下,气体流速20 mL/min,以10 ℃/min的升温速率使样品从室温升至500℃,记录样品的热重曲线。
1.4.5 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GB/T 6669—2008软质泡沫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和《GB/T 6344—2008软质泡沫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标准测试正十八烷/聚氨酯发泡棉样品的力学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图1所示为正十八烷(a)和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正十八烷的复合聚氨酯发泡棉(b)的红外光谱图。从光谱图1(a)可以看出,正十八烷在2960、2920、2850、1470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对应于CH3中C-H不对称伸缩振动峰、CH2中C-H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CH2中C-H的对称伸缩峰和C-H的剪式弯曲振动吸收峰。在717cm-1附近出现C-H的面内摇摆振动吸收峰。光谱图1(b)中从上到下依次为正十八烷填充质量分数0%(纯PU、10%、15%、20%的聚氨酯发泡棉的红外光谱曲线。其中,纯聚氨酯红外曲线在1100cm-1为C-O-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530cm-1处为N-H的弯曲振动峰。不同填充含量的聚氨酯发泡棉样品均在717、1470、1530、2850、2920、2960cm-1处出现振动吸收峰,这表明正十八烷充分已混入发泡棉体系制得正十八烷/聚氨酯调温发泡棉,而且在发泡反应过程中,填充料正十八烷以及基体聚氨酯的分子结构未被破坏。
(未完,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聚氨酯海绵为聚氨酯的下游产品,用途非常广泛,聚氨酯海绵以其优异特性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海绵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由其是汽车及家居等主要的软泡下游对海绵的需求非常大。
为促进中国聚氨酯软泡技术的发展,并应对聚氨酯软泡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江苏银瀚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8年4月份在上海举办2018PU软泡培训班,此次培训班为您提供一个了解最新海绵发泡技术的机会,能面对面的与技术大咖(实践讲师有将近30年的聚氨酯海绵发泡经验)讨论生产工艺,用理论﹢实验﹢互动的最实用的教学模式,跟大家现场交流聚氨酯软泡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聚氨酯软泡的新技术;聚氨酯软泡原料、助剂分析应用;聚氨酯软泡(高回弹、慢回弹、圆泡、平泡、手工泡等)配方设计、成本计算;聚氨酯海绵与聚醚海绵的设备改进;聚氨酯软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聚氨酯软泡产品的压力、密度、压缩永久变形、撕裂强度、压陷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测试方法。
培训时间:2018年4月8-12日(4月8日报道,9-12日理论﹢实验,最后参观海绵厂)。
报道地点:上海
报名须知:
1.为确保您的学习效果,本次培训班限额招生,食宿统一安排。
2.为确保您的报名有效,请尽早回传报名回执并汇款;我方将根据回执及汇款先后顺序确认,满额为止。
3.我们将在您确认报名并汇款后给您发送课程安排等相关资料,如未收到,请及时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8136194296
邮箱:pupeixun@163.com
进入公众号,
点击“杂志合作”可直接在线订购中国聚氨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