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如何走出便秘的阴影?——常见通便药物大盘点

2022-08-13 11:41:07


 便秘在各个年龄层都很常见,很多人愿意选择西药来治疗便秘。常用的通便药物可分为泻药、促动力药、促分泌药等,下面汪博士为大家诸一介绍:



一、泻药


主要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四大类。


1

容积性泻药

均为不被肠道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起到通便作用。主要包括小麦纤维素颗粒、欧车前、葡甘聚糖、聚卡波非钙等。

Ø  小麦纤维素颗粒:是一种以麦麸为原料提取的小麦纤维素制剂,慎用于对小麦过敏的患者,除了适用于一般人群,也可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安全性较高。服用时可清水冲服,也可加入食物或饮料中,如汤、粥、牛奶、果汁等。



小贴士: 服用这类药时需补充足够液体,该类药物起效缓慢,适用于轻度便秘者,不适合用于急症的缓解。


2

渗透性泻药

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保留水分和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刺激结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主要包括:双糖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和盐类缓泻剂,如硫酸镁等。

Ø  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在结肠被肠道正常菌群分解为乳酸和醋酸,刺激肠道蠕动而导泻。除了适用于一般人群,乳果糖是我国治疗妊娠期便秘的首选药物,也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孕产妇便秘,是WGO认可的益生元。因在细菌发酵下产生气体,用药初期可能出现腹胀等不适感,通常继续服药腹胀感可消失。



小贴士:可用于补充纤维素后仍不能改善的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依赖性低,不良反应少,适合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但起效缓慢。


3

润滑性泻药

润滑肠壁,软化粪便而产生泻下作用。该类药物作用温和,早期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主要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排便无力者,包括:甘油、矿物油、液体石蜡及其他植物油等,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口感差,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目前,部分药物制成非口服制剂直肠给药,如:开塞露。

Ø  开塞露:直肠给药。主要用于老年、有便意、大便硬结难以排出者临时使用,通常用药数分钟内可引起排便。



4

刺激性泻药

通过刺激肠粘膜分泌水和电解质,刺激神经丛引起肠蠕动和收缩。常用主要包括:比沙可啶、蒽醌类植物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芦荟等)、酚酞等。



小贴士:适用于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无效的患者,起效快,但易出现药物依赖性、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蒽醌类植物性泻药,如番泻叶,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肠道功能紊乱,损伤肠肌间神经丛,反而加重便秘。故应短期、间断性使用。


二、促动力药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慢性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效果。主要包括:普卢卡必利、莫沙必利等。


三、促分泌药


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包括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


小贴士:无论哪种药物,主要针对的都是功能性便秘。对于40岁以上突然出现或伴有腹痛、消瘦、便血等报警症状的便秘,应该立即就医做必要检查,排除肿瘤、梗阻等器质性疾病。而对于经过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常规通便药物仍不能缓解的病人,也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便秘类型后再行处理。

防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归纳起来就是“三多一规律一开心”,要多膳食纤维,例如蔬菜、水果、粗粮、菌菇、豆类等食物,多喝水、多运动、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


1

   防治便秘的中药药膳

黄芪松子仁粥: 黄芪30克、松子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和粳米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再用药汁煮米和松子仁成粥。早餐适量食用,可补中益气、润肠通便,适合气虚便秘。



菠菜粥: 新鲜菠菜100克、粳米100克。菠菜洗净后放沸水中烫半熟,取出切碎,待粳米煮成粥后,再把菠菜放入,拌匀煮沸即可。每日两次,连服数日。适用于热性便秘,同时对痔疮出血有良好疗效。


胡桃粥: 胡桃肉30~50克,去皮捣烂。粳米5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把胡桃肉加入、调匀,浮起粥油时即可食用,早晚各服一次。胡桃肉性味甘温,壮阳补肾、敛肺定喘、润肠通便。


决明子粥: 决明子、白菊花各15克,冰糖适量。将决明子与菊花同煮,去渣取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粥,加入适量冰糖即可服用。具有清热泻肝、明目通便作用,尤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便秘。


何首乌粥: 红枣3~5枚、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何首乌放砂锅内煎煮后去渣取汁,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将熟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煮1~2分钟即可。每日两次,主治血虚便秘者。


苏子麻仁粥:出自《严氏济生方》。苏子、麻子仁各15克,研烂,煎煮去渣取汁,煮粳米为粥,热服,适用于气虚便秘。


苁蓉琐阳粥出自《赤水玄珠》。锁阳、肉苁蓉,同煮成粥,温食,主治老人便秘。

2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早餐后定时排便

人体进食以后,结肠会出现短时间蠕动增强,要利用这段宝贵时间进行排便训练。一般在每天早餐后,刚开始蹲厕所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便意,也没有粪便排出,但这却是结肠重新调整规律的好机会。


只要坚持定时排便一段时间,就会逐渐建立起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习惯后就能定时顺利地排出大便了。如果认为晨起的时间不适合自己,也可选择在中、晚餐之后。

排便时不要阅读

不少人都有大便时阅读的习惯,边排便边玩手机、看报纸等,这样会延长排便时间,不利于粪便排出,日久形成便秘


实际排便动作所需时间很短,每一个排便动作只有几秒钟,二到三个排便动作的时间总共也不过一分钟左右。所以排便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5分钟

排便姿势很重要

排便姿势以蹲位较佳,蹲位时,肛管直肠的角度增大,同时增加了腹腔内的压力,促进大便的排出。


但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体弱,或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坐位排便更安全。如果坐姿排便不畅,可适当垫高双脚,促进排便。



通    知

汪振宇博士每天上午(周三、周日除外)均出门诊,地点在营口市中医院门诊二楼脑1诊室。

点击这里预约汪博士门诊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