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油种类有哪些?
答:根据不同的标准,原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相对密度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三类。
2.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是什么意思?
答: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是按照原油中烃类的成分来划分的。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前二者之间。
3. 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如何区分?
答:轻质和重质是按照原油的相对密度来区分的。原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是指在压强为101325Pa 下,20℃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则是用在压强为101325Pa 下,60 ℉(15.6℃)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通常称为API 度。API 度和60 ℉的原油相对密度(原油与水的密度比)的关系满足:API 度=(141.5/ 原油在60 ℉的相对密度)-131.5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标准, 超轻原油API ≥ 50,轻质原油35 ≤ API < 50,中质原油26 ≤ API < 35,重质原油10 ≤ API < 26。不同国家和公司对密度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现实中并不完全机械地遵循这些标准,往往还会考虑定价基准等其他因素。
4. 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如何区分?
答:低硫和高硫是按照原油的含硫量来区分的。原油的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比。硫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因为硫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一般来说,原油中的硫含量占比较小。根据含硫量的不同,可以将原油分为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低硫原油的含硫量小于0.5%,中硫原油的含硫量介于 0.5% 与 2.0% 之间,高硫原油的含硫量大于 2.0%。
5. 北海原油、中东原油和我国的大庆原油、胜利原油分别是什么种类的原油?
答: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和尼尼安油田的原油是轻质低硫原油。
中东原油大多是中质含硫原油,例如伊拉克的巴士拉轻油、阿联酋的迪拜原
油、卡塔尔的卡塔尔海洋油等。
我国的大庆原油是轻质低硫原油,胜利原油是重质含硫原油。
6. 原油的用途有哪些?
答:原油通过一定的炼制加工流程可以生产各种原油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
首先,由原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以及液化 气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其次,原油产品中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是材料工业的重要支柱,除合成材料外,原油产品还提供了绝 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此外,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 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消耗大量原油产品;原油 产品还可以为农业提供氮肥等化工原料;建材工业、轻工、纺 织工业也是原油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 开发与推广,都离不开原油产品。
7. 原油和汽油、柴油是什么关系?
答:原油经过分馏生产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初级产品。这些初级产品经过调兑、添加各种功能的添加剂等进一步处理后,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商品汽油、柴油。
8. 原油的运输主要靠什么方式?
答:一般情况下,原油的洲际运输用油轮,油轮的载重量从几万吨到几十万吨不等。陆上多用管道,的原油管网相当发达。短途运输有时也用铁路和公路。
9. 原油为何以桶来计量? 1 桶原油是多少量?桶和吨有什么关系?
答:世界上最早两处打出工业油流的地方都盛产葡萄酒,而且在本国都很有名气。打出工业油流的人们不约而同用葡萄酒桶盛放刚打出来的原油。
1870 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他们使用的是自己家族生产的葡萄酒木桶并且自立交货规格,1 桶为42 加仑。政府采取了英国商人和商人能共同接受的标准,即沿用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规定42加仑为1 桶。这个标准的原油计量单位“桶”(每加仑为3.7854L( 美),故1 桶约159 升)就成为至今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原油交易单位。
然而,“桶”主要还是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的原油计量单位,是以体积计量的。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则是以重量计量的,使用“吨”作为原油计量单位。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大约在128-142 公斤之间。1 吨原油大约等于7.0 至7.8 桶。
10. 全球每天的原油产量、消费量有多大?
答:据 IEA 的数据,2016 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总需求为 9645 万桶 / 天( 1236-1378 万吨/ 天),同比仅增长147 万桶/天。总供给为9690 万桶/ 天(1242-1384万吨/ 天),同比增长30 万桶/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总需求量为155 万吨/ 天,产量为55 万吨/ 天,相当于每天需求1190 万桶,每天供应400 万桶。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2016 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9656 万桶(约1210 万吨),同比增长156 万桶/天,消费量为2011 年以来最高。
产量增长创下2011 年以来的新高,为9215 万桶/ 天(约1201 万吨/ 天),同比增长45 万桶/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159 万吨/ 天,产量为55万吨/ 天,相当于每天消费1238 万桶,每天生产400 万桶。
11. 世界上的原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答:世界原油能开采多少年,一般用储采比来衡量,即当年的剩余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例。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7067 亿桶,原油消费量352 亿桶/ 年,那么世界原油还可开采48 年。当然,世界原油到底还能开采多少年,取决于每年新发现的经济可采储量,如果新发现的储量大于年开采量,储采比还会增加。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原油的可采年限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
12. 哪些因素影响原油储量消耗速度?
答:原油是否枯竭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全球供需的变化、可替代能源和价格。
根据《BP 世界能源展望(2017 年版)》,未来20 年内的世界能源需求将以接近每年1.3% 的速度增长。新兴国家在能源需求增长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长占到全球一半以上份额。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将趋于平稳,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将起到遏制需求的作用。
供给方面,石油勘探朝着远海、深海、深层等方向发展。2011 年以后的页岩气革命,将目标瞄准了蕴藏于页岩中的油气资源,极大地增加了未来几个世纪的可开采油气资源总量。
此外,煤炭、天然气、风电、水力等替代能源的利用也将影响原油的消耗速度。
最后是价格因素。1998 年11 月,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是每桶不到10 美元,而近十年来,油价出现了多次大幅波动。2008 年7 月曾一度攀升至近150 美元,随后12 月又大幅下跌至30 多美元;随后2012 年,油价又一路走高至129 美元,2014 年受供需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又大幅下跌至40 美元以下。高油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油消费,激励新能源研发。而相反低油价则可能加速原油储量消耗。
13. 世界主要的原油生产、消费区域分布如何?
答:从下表可以看出,世界原油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及欧亚地区,而世界原油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和欧洲及欧亚地区。
14. 世界重要的原油生产、消费国家有哪些?
答: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主要的原油生产国家有沙特12349 千桶/ 日,俄罗斯11227 千桶/ 日,12354 千桶/ 日,4600 千桶/ 日,中国3999 千桶/ 日,加拿大4460 千桶/ 日。
主要的原油消费国家有19631 千桶/ 日,中国12381 千桶/ 日,日本4037 千桶/ 日,印度4489 千桶/ 日,俄罗斯3203 千桶/ 日,沙特3906 千桶/ 日。
15. 原油的国际贸易占原油消费的比例有多大?
答: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2016 年全球原油的国际贸易量为65454 千桶/ 天,总消费量为96558 千桶/ 天,全球国际贸易占原油消费的68%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石油贸易量增长源自中国和印度,而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增长10.6%(原油达到9216 千桶/ 天)。
一、上市时间
原油期货自 2018年 3 月 26 日起上市交易。
交易时间:上市当日集合竞价时间为 8:55-9:00。
每周一至周五:09:00-10:15、10:30-11:30和13:30-15:00,连续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1:00-次日02:30。法定节假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包含周六和周日)的连续交易时间段不进行交易。
二、上市交易合约
首批上市交易原油期货合约为 SC1809、SC1810、SC1811、SC1812、SC1901、SC1902、SC1903、SC1906、SC1909、SC1912、SC2003、SC2006、SC2009、SC2012、SC2103。
三、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和保证金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关规定,原油期货涨跌停板幅度为基准价的5%,我公司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2%;上市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基准价的10%,我公司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5%。
作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不仅有天然的商品属性,还具有独特的金融属性。对于我国即将上市的原油期货,不少交易者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后与国际市场会保持紧密联动。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交易除要熟悉现货产业现状和相关知识外,还要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另外,跨境交易者还要注意境内外市场在交易规则、交易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提前做好安排。
【期市如人生 】 最后,如果您认同本文的观点,可长按以上二维码入群,关注添加个人微信jbr66666666666,多多转发同时勿忘点赞!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渡人才是渡己! 让期市如人生,更多的帮助广大现货商朋友,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