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风”,听起来像是个民间的说法,它这个“大名”,让人觉得带着某些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让现代崇尚科学的我们,似乎本能的就不愿意去接触这个说法。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对它知道的也不多。
一直到了某些人升级为新手父母以后,如果碰到了所谓的“夜哭郎”,家里的老人可能才会神神秘秘的告诉你传说中的“猪毛风”……
它一般发生在婴儿出生后至1岁期间。
如果婴儿经常晚上哭闹,焦躁不安,无端啼哭,一躺下来就哭,抱起来就好一些,并且喜欢竖抱,经常是整夜整夜的不能熟睡,弄得大人小孩都精疲力尽,甚至发热等等。这个时候,老一辈的人可能会提到是不是得“猪毛风”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度娘”对猪毛风的说法。
“猪毛风现象是新生儿残留在体表的胎毒引起的,大人用食指沾点液体轻搓会发现一根根竖起的黑色汗毛,这是胎毒作用于汗毛上的结果。其分布主要位于上臂、肩部、背部等。”
另一种说法:“猪毛风其实就是宝宝的胎毛和毛孔里的胎脂经过蛋清或乳汁粘合起来的硬毛,让宝宝有刺痛感”。
而常见的处理方法,也是用手蘸蛋清、乳汁,或医院产科开的“石蜡油”,在孩子背部,臀部,前臂,肩臂,大腿外侧......等位置轻轻顺时针擦拭,会有黑色硬毛出现。
有不少人认为,宝宝身上“胎毒”实为胎脂,有厚薄不一,这些胎脂固着宝宝的胎毛处,使汗毛闭塞,不能排泄汗液,汗毛立不起来,宝宝即有刺痛、痒而不适感。
猪毛风是民间的一种叫法,确切的说应该是属于胎毒的范畴。有痛经史,平时肚脐周围和小腹部总是凉凉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宫寒体质的妈妈,怀孕难、月经不规律、黄体酮低的妈妈容易生出猪毛风体质的宝宝。
再就是早产儿和双胞胎易是猪毛风体质。
肠绞痛在民间常常被解读为“猪毛风”,被认为是风症一种,又称为胎毒,是受风或是胎毒影响,导致猪毛风出现。
有些民间人士通常会用人奶或在面团里加蛋清,随后在婴儿背上揉搓,然后,“奇迹”出现了:面粉团里会出现很多黑色的毛,宝宝的背上也会出现很多针状突出的黑毛,民间人士会说,这是猪精附身,是猪毛,去了猪毛以后宝宝就不会再哭闹了。
其实,新生儿出生时,全身会有很多细细的汗毛,尤其是背部更为明显,这叫新生儿毳毛,几个月后会逐渐自然脱落的,民间所谓的刮“猪毛风”,其实就是刮掉孩子背部的毳毛。
当用人奶、加了蛋清的面团进行揉搓时,这些毳毛底部覆盖在胎脂里还未长出的部分也一同被搓了出来,最后打揉团就成了图中的“黑刺”了。婴儿的皮肤很娇嫩,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毛囊受损,引发感染,严重的话,甚至有败血症的可能。
因为没有官方明确的说法,对于猪毛风的说法大家一直褒贬不一。
◇ 有些人认为是迷信,纯属无稽之谈;
◇ 有些家长说咨询医生之后得到的解答是:“拔出的所谓“毒刺”很可能是新生儿毳毛”……“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毛囊受损,甚至引发感染”;
◇ “胎脂有保护婴儿皮肤的作用,不可以随便搓掉”……
◇ 还有的医生说“用鸡蛋清不可取,涂完会有紧绷感”……
◇ 同时也有很多家长反映,搓后孩子的睡眠还真是有所改善,并且搓的过程中孩子好像也很享受……
现代医学教科书内并没有此病的记载,是科学还是迷信,争论不一……
(1) 孩子的外在表现属于阴阳不平衡,上火下寒体质。
(2) 有猪毛风的孩子,三大显著症状: 寒大 火大 惊大
(3) 病因:
先天因素:
孕母宫寒、痛经或经气不规律,遗患胎儿;或者孕期过食寒凉的食物,空调温度过低等。
后天因素:
◇ 包括婴儿腹部受寒、体内积热、暴受惊恐等,
◇ 病位主要在心、脾,
◇ 病机主要为脾寒、心热、惊恐。
◇ 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以寒、热、惊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是否需要调理?
医学上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
但是有些新生儿残留物比较多会引发哭闹烦躁等现象:只要时间不长的话可以不加理会;如果因哭闹时间长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就应该采取措施帮助缓解。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如果表现为阴阳不平衡,上火下寒,孩子会吃不好睡不好,容易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时间久了易形成阴虚体质;并且孩子患毛细支气管炎、惊风、和抽动症的比率会增加。
所以,选择合适的小儿推拿进行调理还是有必要的。
本草儿斋作为全国首家小儿外治疗法培训推广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让小儿外治绿色疗法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中国宝宝能够健康成长,减少抗生素的危害。我们致力这一份大爱的事业,秉承初心,以始为终,少年强则中国强,从点滴做起,从宝宝的健康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