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微信精品文章】食用油受热后能产生稠环芳烃吗?

2022-06-27 12:41:51

小编这么拼,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化学教育期刊”添加关注!化学教育好文尽在于此!



摘要

     讨论了高考试题中关于“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这一结论,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食用油中的确含有稠环芳烃,但其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过程。而在煎炸食品时,油温一般控制在200℃左右,主要发生氧化、聚合和水解等反应,生成其他有害物质。



关键词


     食用油;反复加热;稠环芳烃;高考命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7题B选项中提到,“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并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结论。2016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该结论进行了补充说明,认为油脂中的双键反复受热时会发生环加成、聚合、氧化等变化,产生苯并芘等稠环芳烃有害物质[1]。题中所提到的“反复加热”,应指食用油在煎炸食品时进行反复或长时间的加热,此时,油温一般控制在200℃左右,而在该温度下能否产生稠环芳烃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1食用油中稠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图1  苯并芘产生的过程


稠环芳烃的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1958年,Badger等[2]认为在高温缺氧条件下,有机物会发生裂解,产生碳氢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形成乙炔,再经过数步反应,最后生成苯并芘。2002年,Simko[3]发现,在400℃以下时有机物中只生成极其微量的苯并芘,在400℃以上苯并芘的生成量随温度的上升呈直线型增加。

2009年,董广彬等[4]检测了产自世界各地的市售食用油样品262份。以0.1μg/kg为标准,苯并芘的检出率高达98.5%。其中有40%的市售食用油中苯并芘含量超过欧盟标准规定的2μg/kg,苯并芘含量最高的样品甚至达到25.5μg/kg2012年,张小涛等[5]认为油料的收获和加工过程,均会影响食用油中稠环芳烃的含量。例如,农民将收获的原料在柏油马路上晾晒会沾染稠环芳烃,油料在加工过程中高温焙炒或干燥时会产生稠环芳烃,油料在浸出过程中也会被的溶剂中含有的稠环芳烃污染。

1992年,厉曙光等[6]对沙琪玛工厂及油条店的食用油及其加热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加热后的油与未加热的油中苯并芘的含量比较接近2015年宋怡城[7]研究发现,将苯并芘含量为2μg/kg的食用油在170℃条件下,连续加热6h,苯并芘的含量几乎不变。



2反复加热食用油的主要危害



油脂在200℃左右反复加热,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大量的过氧化物,并逐渐分解成低级的醛、酮、羟酸等有害物质,卫生部门通常用羰基价和酸价的变化来衡量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当温度超过250℃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发生聚合反应,碳链闭合产生二聚体、多聚体等多种形式的聚合物当油温超过270℃后油脂还能部分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在高温下失水生成低沸点的,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8]

2000年,叶蔚云等[9]发现在200℃条件下,将羰基价为6.1mEq/kg的食用油,连续加热7h,其羰基价含量即可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50mEq/kg2004年,赵颖[10]180℃条件下,将酸价和羰基价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连续加热6h,酸价与羰基价均超过国家标准。




3结论



综上所述,食用油中的稠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过程。而煎炸食品时,由于加热温度一般在200℃左右,与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稠环芳烃相比,反复加热食用油产生的稠环芳烃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高考命题时,应该考查由氧化、聚合及水解反应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理科试题分析2017年版理科综合分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4-15

[2] Badger G M, Buttery R G.J. Chem. Soc.,1958, 2458-2463

[3] Simko P, J. Chromatogr. B., 2002(1-2),770:3-18

[4] 董广彬, , 姜俊.油脂工程技术, 2009,(7):67-68

[5]张小涛,刘玉兰, 王月华.中国油脂, 2012,37(10):45-49

[6] 厉曙光, 潘定华,汪国雄.环境与健康杂志,1992,9(5):217-219

[7]宋怡城.农产品加工.2015,(5):11-13

[8] 刘少娟, 王明, 陈松青.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7(6):544-546

[9] 叶蔚云, 吴赤蓬.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142-144

[10]赵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5):253-253

        



《化学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参谋、好助手、好伙伴!

 

补订2017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栏目整合  印刷换新  品质提升

权威、客观、全面、实用

《化学教育》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和2014版连续收录,排同类期刊第1名;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

《化学教育》为半月刊,全年共计24期,每期16元,全年共计384元。为了保证能及时收到期刊,由中国邮政承担订阅及投递服务。

订阅方式1:请到当地就近邮局的报刊订阅窗口办理,邮发代号为2-106。

订阅方式2:微信订阅,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按照步骤依次操作:选择投送地区—填写订阅份数—单击立即购买—提交订单—(如果首次操作,请按照提示添加详细可靠的收获地址)—确认订单—微信支付,即可完成订阅。请记住CNSI开头的订单号,以便查询,由“中国邮政”微信公众服务号提供查询和客户服务,全国统一客服电话:11185-9-2。

立即扫码订阅

 

有化学课程的地方,就应该有《化学教育》期刊!




化学教育期刊公众号,版权属于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编辑部。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请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微信征稿:观点评述、教学案例、教学心得、微课视频、实验视频、趣味实验、活动报道、科普文章、论文交流、人物事迹、试题评析等,新鲜、热门、有趣、实用,统统都可以,让分享促进你我成长,让传播增强化学力量!如果文章阅读人数超过3000,朋友圈分享人数超过300,则赠送1套全年《化学教育》!投稿邮箱:lichuan1099@126.com,邮件主题请写明“微信投稿”。鼓励原创,若参考了他人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以免引起抄袭和剽窃的争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